3月21日-22日,“红色育人路:铸魂启智,融合赋能教育新征程 —— 北理工大中小幼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联盟研讨会”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主办、附属实验学校及附属实验幼儿园承办。
北京理工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晓锋,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党委书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主任、附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朱光辉,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国仁,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洪玲,房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化占,房山区教委副主任于海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实验协作处副处长李新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学校党建研究所副所长赵小红,海淀区教育党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主任赵欣,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副县长欧阳哲,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务局二级业务主办副局长崔晓军,燕山教委副主任、三级调研员、北师大燕化附中党委书记车丽梅,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潘军等嘉宾出席研讨会。18所联盟校与20余所兄弟学校以及北理工附属实验教育集团的领导和教师参加此次活动。会议由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陈德收主持。
王晓锋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强调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校秉持“红色铸魂,科学启智,融合赋能教育新发展”的理念。此次研讨会旨在打破教育资源壁垒,通过课程融通、实践贯通、资源联通等方式,将红色文化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王化占在致辞中指出,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是教育领域两大支柱。新时代下,二者融合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路径。联盟成立各方应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校际交流等方面深度交流,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朱光辉研究员做主旨报告,以“红色铸魂,科学启智,融合赋能教育新发展”为核心,聚焦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他提出,二者交相辉映,构成育人双重维度;强调协同创新,探索育人模式实践;主张多维融合,拓展育人路径。王国仁教授以《厚植基础教育红色底蕴,铸就科学家强国使命》为题作专家报告。他提出,通过强化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借助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同时,构建大中小科学贯通培养体系,促进跨学科知识传承。肩负起培养红色科学家的使命,为国家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赵小红作专家报告。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切入,强调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主题沙龙中,围绕“建构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以及“开展心灵臻美与求真至善的教育”两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专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针对红色教育、科学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分享了独到的见解和宝贵的经验。
研讨会期间,集中进行了课程教学和主题班会课例与展示,以第一视角充分展示出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推进的课程样态,附属实验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进行了33节精品课例、12节主题班会课例和2场专题培训。联盟各校教师分幼儿、小学、中学三个会场,进行了21场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成果汇报。
本次研讨会为联盟各校干部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平台,推动了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未来,联盟将继续秉持红色铸魂、科学启智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与科学素养的新时代人才,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