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红色基因+科学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大中小幼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联盟成立仪式暨附属实验学校徐特立少年自然科学院启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11-27 编辑: 阅读次数:


2024年11月24日上午,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科学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大中小幼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联盟成立仪式暨附属实验学校徐特立少年自然科学院启动会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文博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立伟,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本聪,房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化占,房山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郭冬红,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党委书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朱光辉,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陈德收以及附属实验学校徐特立少年自然科学院各分院名誉院长、北理工大中小幼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联盟校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以精彩绝伦的光影舞蹈表演拉开序幕,随后,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和附属实验幼儿园的学生们联合表演,通过舞台剧形式,精彩呈现了近年来在科学创造领域的成果。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党委书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朱光辉和房山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郭冬红先后致辞。他们在致辞中强调,在国家强盛与民族振兴的大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郭冬红和朱光辉均表达了对教育联盟和学院发展的全力支持,以及对联盟成立的热烈祝贺与殷切期望。未来,北京理工大学与房山区教委将持续深化合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在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陈德收以《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科学教育》为题作主旨报告,全面深入剖析了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学校将围绕“红专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愿景构建、理念创新、实践探索三个层面深度推进二者融合:愿景构建聚焦培养理工科学创新人才;理念创新着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实践探索则具体落实为红专教育融合工程、科学教育基地与未来教育信息化产业园等项目。通过这些举措,学校将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学生的红色底蕴与学科素养。

会上,“大中小幼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联盟”授牌。该联盟是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中心为推动教育创新与融合发展而设立的跨学段、跨区域教育合作组织,房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化占和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党委书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朱光辉为来自北京市、山西省、河北省、陕西省的十八所联盟校领导授牌。联盟的成立汇聚了大中小幼各教育阶段力量,标志着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迈出关键一步。未来,联盟将致力于优化各学段、各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区域整合与协同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立伟以《志存高远,求深愿达——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同学谈成长、成才、成功》为题进行了精彩讲座。周院士以其丰富的求学生涯为背景,深刻阐述了个人成长历程中的三个关键阶段。他指出,个体不仅应追求职业上的成功,更应高度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对国家的贡献。他着重强调了立志、不懈努力、自我教育与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以此作为青年成长道路上的基石。周院士鼓励广大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珍惜时代机遇,勇担时代使命,并寄语青年一代,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讲座尾声,周院士向附属实验学校徐特立少年自然科学院的学生赠言赠书。

会上,周立伟院士、郭冬红主任、朱光辉书记、陈德收校长共同为“徐特立少年自然科学院”揭牌。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本聪为周立伟院士颁发徐特立少年自然科学院名誉院长聘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陈德收校长为九位名誉分院长颁发聘书。徐特立少年自然科学院的成立标志着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将并驾齐驱,推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育教学迈向新高度。徐特立少年自然科学院的学生代表郑舒予上台发言。她表达了对学院成立的欣喜之情,以及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决心。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本聪作总结讲话。他全面回顾了活动历程并展望未来,指出此次联盟成立与少年自然科学院启动,旨在发挥大中小幼不同学段协同优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整合跨区域、跨学段教育资源,加强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将培养学生志向融入特色课程活动,实现红色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元体验与优质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北京理工大学大中小幼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联盟的成立及徐特立少年自然科学院的启动,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通过打破传统教育学段壁垒与学科界限,推动各学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协同创新,构建一体化红色教育与科学教育体系,为基础教育改革积累宝贵经验,引领教育领域在新时代创新发展。

未来,联盟将在整合教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培养更多具备“胸怀壮志、明理精工”特质的领军人才,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